“氫”觀察|推動氫能存儲裝備規模化應用!四部門發文助力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
時間:2025-09-24 15:00
來源:HEIE組委會
點擊:
次

9月22日,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將氫能裝備作為能源轉型的核心抓手,明確提出到2030年實現能源關鍵裝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、技術和產業體系全球領先的戰略目標。
氫能全鏈條技術攻關:從制氫到應用的系統突破
《意見》聚焦氫能產業"制-儲-運-用"全鏈條技術瓶頸,制定了針對性的突破路徑。在制氫環節,重點突破高可靠、長壽命、高效率的電解水制氫裝備,尤其強調其對波動性電源的適應性。
這一要求直指我國可再生能源消納的痛點——當前風光等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導致棄風棄光現象依然存在,而規模化離網制氫技術的開發,能夠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就地轉化和存儲,顯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數據顯示,通過離網制氫技術,可使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率提升30%以上。
儲運環節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,《意見》提出構建多元協同的儲氫體系。一方面重點開發大口徑抗氫脆高鋼級管道材料、高性能碳纖維材料等基礎材料,解決氫氣易導致材料脆化的世界性難題;另一方面加強固態、液態、深冷高壓復合等儲運技術攻關,研制高壓管束集裝箱、低能耗氫液化膨脹機等核心裝備。
這種"材料+技術+裝備"的三維突破策略,將有效解決氫能儲運成本高、效率低的問題。預計到2030年,我國氫能儲運裝備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別,高壓氣態、低溫液態、固態儲氫技術將分別占據45%、30%和25%的市場份額。
在應用端,《意見》布局了工業、電力、交通等多領域的多元化應用路徑。工業領域重點突破富氫豎爐等裝備,推動鋼鐵等行業低碳轉型;電力領域攻克摻氫/純氫燃氣輪機和長時氫儲能技術,為電網提供靈活調節能力;交通領域則聚焦大功率、高穩定性燃料電池研發,支撐氫能重卡等商用車輛規模化應用。
特別值得關注的是,《意見》提出加強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、氨燃燒等技術攻關,這些技術不僅能減少碳排放,還能拓展氫能的應用場景,實現"綠氫+"產業鏈的價值延伸。
自主可控與全球領先:2030年戰略目標解析
《意見》明確提出到2030年實現能源關鍵裝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核心目標,這一目標的制定基于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國際競爭態勢。
《意見》還提出"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"目標,將推動氫能裝備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。預計到2030年,我國氫能裝備產業的整體投資回報率將攀升至20%左右,形成技術領先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面。
"技術和產業體系全球領先"的目標不僅體現在規模上,更強調創新能力的提升。《意見》提出加強高溫密封及高溫抗氫脆材料等基礎研究,正是為了突破"卡脖子"技術,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。
此次四部門聯合發文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,絕非孤立的產業政策,而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戰略布局。氫能作為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,具有儲能周期長、能量密度高、應用場景多元等特點,能夠有效彌補風電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短板,是實現"雙碳"目標的關鍵抓手。
從技術突破到體系構建,從自主可控到全球領先,這一政策不僅描繪了氫能裝備產業的發展藍圖,更勾勒出我國能源轉型的清晰路徑。到2030年,當自主可控的氫能裝備支撐起新型能源體系時,我國將在全球能源轉型中占據戰略主動,為實現"雙碳"目標和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
關于HEIE振威國際氫能展
·展會全稱:北京國際氫能技術裝備展覽會
·展會時間:2026年3月26日-28日
·展會地點:北京·中國國際展覽中心(順義館)
·主辦單位:
中國能源研究會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 振威國際會展集團 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
·支持單位:
中國能源研究會氫能專委會 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 湖南省氫能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
·同期展會:
cippe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
·參展范圍:
氫氣儲運及相關設備; 制氫設備技術與氫氣供應;氫燃料汽車;燃料電池系統及成果應用;燃料電池及關鍵部件和供應技術;加氫站成套設備;氫液化工廠;低溫液體泵動力設備類;氣體測量與分析儀表類;車載供氫系統;氫能專利及成果轉讓; 應急防護及勞保用品;氫能示范區、學研機構;消防報警設備工業安防系統。
·聯絡我們:
參展咨詢:吳經理 010-5617 6990
參觀咨詢:鄭經理 010-5091 7033
媒體合作:吳經理 010-5617 6990
世界三大氫能展之一
一年一度的氫能盛宴
HEIE2026
誠邀您來參展、參觀、參會
2026年3月26日-28日
北京·中國國際展覽中心(順義館)
期待您的蒞臨
聲明:
· 本文章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使用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保持信息完整性。
· 本文內有的信息、圖片或素材,如無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識產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· 本文章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